【清河史话】旅居台湾的清河人
| 招商动态 |2016-08-29
台胞是中国人民宝贵的人脉资源,在两岸合作、招商引资、文化交流等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,因而备受其祖籍地各界重视。清河县在台湾也有很多台胞亲人,来自清河县台办的资料显示,出生地或祖籍为清河县、旅居宝岛台湾的清河人,共有114人。近百年来,他们和清河县时有江河阻隔,时有鸿雁传书,时有亲情牵绊,时有联谊互动。
他们之所以客居台湾,主要有战俘转押、随军撤退、外出经商三种情况,而第一种情况的人数为最多。当年清河籍解放军战士的被俘,多发生在济南解放战役和金门战役中,尤以金门登陆战为最。当时由于解放军官兵多是地面部队,习惯陆地作战,对海战常识了解不多,登陆金门后不知大海会落潮,因而被阻隔在孤岛上,无奈被俘虏,后又被押解至台湾,这其中包括后来回迁清河籍的油坊镇马庄村人马云成、连庄镇尹豆坞村人李希明。随国民党部队撤退的,部分是原国民党军政人士,他们随在解放战争中失败的国民党政府撤退至台湾,其中包括时在重庆中央国防研究院、官至少将、军衔中将的戴家屯村人刘本厚,台湾高等法院首席检察官坝营镇焦堂村人焦沛树;也有在撤退中的国民党部队招收学兵“青年军”被带走的,王官庄镇前栾洼人栾昆岭就是其中之一。外出经商到台湾,后因两岸政治对立、交通阻隔被迫留在台湾的,有连庄镇段沙土村人段秀文等……他们多数人有一个共性,就是1949年前后到达的台湾,也就是说因为战争他们的人生命运被动改变,被迫背井离乡远居他乡,历经奔波磨难、客居痛苦、骨肉分离的生命悲剧、日日夜夜的思乡之痛。因此,他们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部浓缩的战争磨难史。
不同原因去台的清河籍台胞,经历的人生轨迹也不尽相同。随军撤退的,到台湾后被政府统一安置,在台湾生活的顺风顺水,曾任黄埔军校上校的赵店村人霍岳华是其中的佼佼者,军衔高至将军,在军政两届都非常受人尊重。经商去台的,则继续驻留经商,有早先的人脉圈子为依托,生活的也不错。只有战俘转押人员,在台湾的人生经历较为曲折。当时国民党政府对解放军战俘,政策是转化培训。清河籍解放军战士们到台湾后,被安排参加国民党政府组织的专项政治培训,开展“洗脑”改造教育,引导他们放弃共产主义理想,脱离共产党,接受“三民主义”理念等。根据转化情况,这些人有的被安排在台南修公路;有的被安排到荒无人烟的大山深处看护森林,去当职业看林人;还有的则被安排到部队或者地方政府工作,其中包括后来曾担任高炮营长的隋伦华、担任炮兵团团长的史玉香等等。其中前两种人士多数生活凄惨,终生没有婚配,没有子女,如落叶浮萍,无依无靠,他们之间也难以互相联系,晚年都在敬老院度过,在孤独寂寞之中最后客死台湾。后一种由于较好地融入了台湾上流社会,生活境遇较好,社会地位也比较高。
清河自古人杰地灵,英才辈出,出身清河的台胞们即使在异域他乡,也深承祖风,不让乃祖。政治环境适宜的少数台胞,在政治、经济等领域应运而出,逐渐崭露头角。更有一部分人在政治、经商等方面表现出卓越的才能,登上权利的高峰。退休于阳明山革命实践研究院的刘本厚,曾当选为第一届国民大会代表,虽长期身居要职,但还是不遗余力的热心推动河北同乡会的发展。晚年醉心于地方志研究,在潜心研究台湾故宫博物院馆存资料的基础上,成功续补《清河县志》稿五册,付诸印刷后分送乡亲。焦沛树,前台湾高等法院院长及前最高法院检察署首席检察官,时常亲自督办案件,敢于抗争特权,顺利破案,常常受到台湾当局和台湾民众的好评。由于执法公正,人们尊称他为“青天、铁汉”。焦沛树好学深思,博览群书,著有《历代刑法考诠》等书。其长子焦仁和,曾在国民党时期出任政府要员,是两岸关系史中的风云人物,人称两岸谈判第一人。作为台湾海基会副董事长兼秘书长,他曾数次访问大陆,就两岸关系发展和两岸交流问题与大陆海协会负责人磋商,在海峡两岸知名度都颇高。台湾民进党执政后,他远离政治,干起专业律师的老本行,但始终热心两岸交流事业。焦仁和曾说,“我相信在有生之年,可以看到两岸统一,看到中国的强大,我是很有信心的。”
现如今,作为大陆和台湾沟通的桥梁,台胞在两地都获得很多尊重。但独特的个人身份,又难免会给予他们外人难以体会的一份心灵之殇。在台湾,旅居台湾的清河人被称为“外省人”、“客家人”;在大陆,这些人又被称为“台胞”,身份的认知让他们很不安,好像不论在台湾还是在家乡,他们都不能被人们认为是正宗的“土著居民”,海峡两岸都像对客家人一样的对待,这让他们感觉心无所属。两岸“三通”后,部分旅居台湾的清河人回到故乡探亲,但因为生活方式、家族矛盾等各种原因,很多人又无奈返回台湾。“没有家”和“两个家”,两个截然不同的人生处境竟然同时出现在台胞们面前,这是赤裸裸的现实,是台胞乡亲们深深叹息的无奈,这是战争给他们这部分人带来的严重创伤。
到目前为止,在返回清河县定居的台胞中,成功案例仅有两个,一个是李希明,一个是马云成。李希明,时年89岁,曾在台湾看护树林,1994年回清河定居。马云成,退伍后在荣民院度晚年,2002年回清河定居。
中国人都有故土情怀,自从两岸实施“三通”,开始两地交流,清河籍台胞就对祖籍地清河,表现出无比的热爱和热诚的关心,愿意为家乡为祖国奉献自己有限的力量。据县台办主任张玉飞介绍,今年已有87岁高龄的台胞栾昆岭,多年来一直情系故土。2003年,与清河县台办取得联系后,他多次提出奉献家乡的意愿,表示愿意为家乡人民做点事,请县台办帮助联系、安排。2005年3月,他亲临家乡孙洼,捐款50万元,为孙洼中学捐助建设“乾元教学楼”1座。同年,他还联合亲朋共同捐资设立“乾元爱乡爱校奖学金”,每年拿出6000元奖励孙洼中学优秀学生和教师。至今,该奖学金已累计颁奖54000元,分别奖励学生27名、教师37名。对其生养之地前栾洼村,栾昆岭更是情有独钟,先后捐资13万元打深水井1口,安装水罐、潜水泵、变压器各1套并铺设管道;对邻村毕家洼村,他也热于奉献,出资7000元为其铺设自来水管道。
无独有偶,焦仁和也是位富有故土观念的台胞,而且他的舞台更大,胸怀更宽广。多年来,他一直致力于两岸交流事务。2011年10月,焦仁和还抽睱带领中华青年发展交流协会23人,来河北省到清河参观考察,并携弟妹到老家探亲祭祖认祖归宗,以促进清河——台湾经济文化交流发展。
在与台胞的交往中,从大陆去台的台胞和出生在台湾的二代台胞有着明显的“代差”。据张主任介绍,在与二代台胞联络联谊时,二代台胞普遍表现对大陆家乡不太热心,在交流交往中涉及的话题仅限于家事或台湾的发展变化。二代台胞,生在台湾长在台湾,几乎未到过清河,对清河家乡的概念模糊,只是听老人讲爷爷的家乡在某个方位,对家乡人感情淡漠,这是从小没有在大陆的关系;还有部分二代台胞在父辈过世后与大陆亲属联系的就比较少了,甚至干脆不与家乡的亲人联系了。这些都是清河县对台工作中面临的实际工作难题,这就需要清河在两岸交流中表现出更大热情、更高诚意一一去感化他们。
全面地看,清河县的台胞资源还是特别丰厚的。这是清河县一个不可替代的、有待深入挖掘的资源,是联系两岸亲情的重要部分,是加强两岸交流的民间纽带。如何做好这些旅居台湾的清河人的工作,营造两岸和平统一的良好氛围,增进两岸团结,密切两岸关系,为清河县经济发展添砖加瓦;如何开发利用好这个资源,使其为清河乃至整个国家做出更大、更重要贡献,还有很多文章可做!